餐廳評論專欄作家平均一年吃四百頓中餐或晚餐,天價的飯錢由誰支付呢?

紐時的編輯壓力很大,報社有一千多名記者,每週產出上百萬字,編輯每天須處理24萬字,週日的報紙頁數比較多,文字量約是三倍左右,非常嚇人。不僅如此,編輯還得確認每則稿件的正確性,並決定以什麼樣的語氣和措辭表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L6_snHDfrE
#周詳 #新書快報 #紐約時報 #足智文化 #說書人駱英豐

歡迎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看法或者你閱讀這本書的心得

新書快報 youtube 播放清單
https://tinyurl.com/y6zxw2gr
新書快報 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joushauhua/
新書快報 部落格
https://dailyreadingexpress.blogspot.com
https://vocus.cc/tags/新書快報

#EdwinDiamond #BehindtheTimes #InsidetheNewNewYorkTime #既是感性的讀物也是知性的媒介 #所有見報的新聞都是適合刊登的 #林添貴

本集訪綱:
*從「慾望城市」談到紐約人的開明、聰明、自豪。
*紐約時報餐廳評論,主筆一年要花公帑吃四百頓飯。負面評論惹惱主廚被拒絕服務。
*紐約時報周日書評是出版社競逐焦點,挑書寫評論刊登過程有許多八卦。嚴苛評論員對新書作者不公平。主編不喜歡書或書評,故意延後刊登,最後就無法登上版面。
*紐約時報編輯每一週面對的上游文字量數百萬字,壓力比書籍、雜誌編輯大得多。
*紐約時報也有不開明、保守的內規。女性稱呼,Ms這個字,因為周間、周日、社論三位主編意見不同,延宕多年才採用,遠比其他報社來的晚。
*為何需要留意紐約時報以及這本三十多年前出版的書?網路數位時代,報紙新聞的名聲與質變。仍有需要為全世界留存紀錄?
 
 
說書人筆記摘錄:
書中記載的事件, 最少都是三十年以前的往事。更何況這家遠在半個地球外的英文報社, 有什麼 值得我們去關心。其實, 作者所描述的紐約時報,已經是歷史了。今天的紐時的定位和營業手段, 已經有很大的改變。
擔任過資深助理超過43年的Bill Borders 曾經說過, 「紐時曾經有過一段時間覺得有義務, 要去報導 一些我們自己都覺得不會有太多人看的新聞,以便為世界留下紀錄。那段時間已經過去了。」
紐時的總編輯 John Geddes 更直接說,「我不覺得報紙可以留存歷史紀錄。這樣的使命感似乎在說, 我們對所有的事件都能夠滴水不漏地詳細編年紀載;對於每日湧入的各種資訊都能夠毫無錯誤地判斷其重要性來加以留存。我們的報社不是這樣的場所。我們的時間、資源和學識都極其有限,但是工作的美妙之處,就在於這些無所不在的限制卻無法阻擋我們去超越這些極限的雄心壯志。」
我覺得,紐約時報的偉大,不在於其營利與追求品質兼具的歷史紀錄,不在於成功引領報界的數位轉型,而在於那些在她懷裡工作的那群人,他們實事求是卻不放棄追求理想的火熱的心。這本書讓我們感受到了那一顆顆活蹦亂跳的心。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其實日本人滿害怕孟子的,據說以前船上只要有孟子這本書,一定會在半途翻船。

兩個大男人吃年夜飯,低頭吃飯,抬頭看電視,毫無對話,直到…

25個學校的合唱團合作錄製這三百首童軍歌曲,錄音成果聽起來差異不大,水準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