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理脆弱的時候,正是心理變態者容易下手的時刻。

心理變態者的眼神好像很深邃,不是情感深邃,是根本沒有情感,顯得很空洞。但這個眼神似乎可以把你整個人吸進去,或者放出一種氣場,把你整個人包住,無法動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2OQ6IaRvRY
#周詳 #新書快報 #毫無良知的病態人格 #遠流出版 #說書人呂維振

歡迎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看法或者你閱讀這本書的心得

新書快報 youtube 播放清單
https://tinyurl.com/y6zxw2gr
新書快報 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joushauhua/
新書快報 部落格
https://dailyreadingexpress.blogspot.com
https://vocus.cc/tags/新書快報


#RobertDHare #WithoutConscience #TheDisturbingWorldofthePsychopathsAmongUs #研究心理學與犯罪者心理的必讀經典 #如何辨識潛藏的心理病態者以及該怎麼因應與保護自身的安全 #心理病態 #我們不必邪惡卻不能不了解邪惡 #他們究竟算是精神疾病還是只是壞得徹底 #王敏雯

本集訪綱:
●「沉默的羔羊」大受歡迎,有前傳、還有一大堆影集,為什麼我們對漢尼拔又愛又怕?
●「男人不壞、女人不愛」,這句話政治不正確,把性別拿掉,為什麼無良知的病態人格往往想要甚麼就有甚麼、無往不利?
●書中對於病態人格的描寫非常詳細,最吸引我的是,他們的眼神通常很有致命的吸引力,也就是潛意識覺得有危險,但還是像飛蛾撲火一樣被他的眼神影響。作者怎樣描寫眼神?
●毫無良知的病態人格,他們的大腦神經、認知心理有甚麼線索?
●很多連續殺人魔從小就殘殺動物,從教育心理學或社會學角度來看,兒童心理變態,可能的發展過程?父母有可能幫忙扭轉偏差嗎?
●面對病態人格,如何保護自己?
●保護自己之外,為什麼作者另外寫了一篇面對病態人格,如何降低自己損失?與保護自己有何不同?
●作者說「心理變態者徹底活在當下。其他暴力犯罪往往因強烈情感發生時動手,心理變態者卻是冷酷無情感地輕易動手。」有沒有可能因為年紀長或者融入社會而改變成比較沒那麼變態?

閱讀筆記:
心理變態(psychopathy)最明顯的表徵就是明目張膽違反社會規範,許多人是罪犯,但也有很多人沒有犯罪,但是不斷向人施展個人魅力、四處拐騙。他們自我中心、麻木無情、沒有同理心,也無法與他人建立良好的情感關係;行事沒有良知,因此往往無往不利,最缺乏的就是人類賴以合諧群居的特質。
大部份精神科醫師與研究人員不會把精神疾病或一般俗稱的罵人神經病等與心理病態混為一談,因為心理病態者並未喪失判斷力,沒有與現實脫節,沒有妄想、錯覺、精神病患會有的主觀痛苦感受,他們具備理智,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理由為何。P39
如果使用「社會病態」(sociopathy)來形容這類人,往往代表精神科醫師、研究人員、大多數社會學家和犯罪學者相信,這些症狀是源於社會外力和早期經驗的衝擊;另一派人包括本書作者,則認為心理、生物和遺傳因素也促成症狀的發展,而傾向採用心理病態一詞。P41
作者曾經想用一些標準化的心理測驗做為判斷的依據,但由於這些測驗多仰賴受試者「自陳」意見,因此結果不可信。他就曾遇過一個監獄的囚犯,對於監獄裡常用的明尼蘇達多相人格量表MMPI,有著一整套參考資料,以致於他可以完全針對量表設計出應答者想要的結果,以騙過監獄人員,甚至以此對其他囚犯開課,例如剛進來的要表現出情緒困擾、沮喪焦慮,但不要太超過;假釋前要表現出有明顯進步的樣子。也有一個囚犯,想要轉換在監獄內的環境,他假裝精神病就可以去精神病房;之後表現得有些輕微情緒不穩,因此心理學家開了鎮靜劑給他,他在轉賣給獄友
●心理病態者的主要症狀
情感與人際關係
油嘴滑舌而且膚淺:充滿魅力但比較像是演技精湛,看似專業但遇到真正專家便知其只能騙外行人。
自我中心、裝模作樣:自己沒錯,如果不如己意,都是別人的錯,或運氣不好p63 講話往往前後矛盾,無法從現實中學習並習得經驗,真正規劃人生,
毫無悔意或罪惡感:不在乎對他人造成什麼傷害與痛苦,或是把傷害淡化到彷彿不值一提,反而常把自己說成是受害者,這些都是把自己的行為合理化。
缺乏同理心:僅能從理智層面了解他人感受。不像醫師、士兵、幫派分子、恐怖分子等透過訓練,可以刻意鈍化自己對某一類人的情感,以免情感負荷太重(敵人不是人),但他們對所有人皆如此。
愛騙人、愛操控他人:說謊,且完全不怕被人拆穿,很技巧轉移話題,或稍微修正說詞,以至於久了會有前後矛盾。善用看出對方弱點下手,
情感淺薄:缺乏對情感程度深淺的感受能力與經驗,或是難以區分類似但細膩的不同,例如悲傷就是受挫折,發怒等於急躁,愛就是性刺激,做愛跟打架都很亢奮。用儀器檢測發現他們缺乏一般人感到恐懼時會產生的生理反應,例如手心冒汗或心跳加快,以至於他們較難去感受恐懼而多以認知方法去理解。

社會偏差行為
衝動:想做就做,馬上行動,不會多時間思考,要立即滿足、愉悅或放鬆,無法像一般人在很小的時候就學會延遲滿足慾望,像是長不大的嬰兒。過一天算一天,經常改變計畫,只活在當下。
自制力差:稍受挑釁、輕蔑就可能立即暴怒、動手,缺乏一般人會忍一下的自制力,但歷時甚短,很快恢復正常像沒事一樣,以至於讓旁人難以理解。
追求刺激:渴望生活充滿強烈刺激與危險,討厭單調無聊的生活與工作,例如帶違禁品闖關,猜火車。
缺乏責任感:發自內心承諾也很快毀棄。工作狀態不穩定,怠忽職守,濫用公司資源。毫不考慮攫取他人資源為己用。嘴上會講,但不關心自己小孩身心真正需求,一時找不到保姆就把小孩丟在家不管,或所託非人。
很小就出現行為問題:包括殘忍傷害小動物但毫不在乎、十歲出頭就有性行為,脫序行為比手足或同儕要多樣與誇張。
成年後的反社會行為:覺得社會規範與期待,既不合理也不方便,因此從小到大始終如一的地反社會。

《沉默的羔羊》裡的食人魔並非心理變態者,他具備一些特徵,但有更多精神方面異常,此類人數很少,相比心理變態,約一比二至三萬。在監獄裡,則有約兩成是心理變態,一半以上重罪是他們犯下。

心理變態者社會化過程中並沒有建立內心的良知,原因可能是:
1.較無體驗情緒能力,特別是能夠啟動良知的恐懼與焦慮,也就是怕被處罰,或是有壞的結果。
2.良知是一種內在對話,小劇場,在自我對話中,對話會產生情感渲染力,增強良知的效果,但這類人渲染力效果差。
3.缺乏設想會有什麼結果的能力,或者想到的都是眼前的獎賞,沒有對他人的不好結果。

一般人面對各種情勢多半顧及他人觀感,瞻前顧後有程度之別,這類人只看風險,獎賞與代價,沒有良知相關的情緒。

相關戲劇題材之所有以受歡迎,因為一般人心裡多少有一些心理變態,因此深受吸引,或是想要體驗那種不受拘束的人生。觀看的過程不如說是一種偷窺。這類過程對心理健康者有宣洩與提醒作用,但對內心道德標準未或無法建立者則是負面教材。

其他監獄囚犯或許違反社會法律與規範,但他們自己也有幫派的、道上的、家族的等之類的規範,他們並非毫無良知,或社會化不足。

心理變態者徹底活在當下。

其他暴力犯罪往往因強烈情感發生時動手,心理變態者卻是冷酷無情感地輕易動手。

性侵犯可能高達半數是這類人。p141 家暴者在作者研究樣本中占25%。

心理變態者,再犯機率是其他罪犯兩倍,再犯暴力犯罪為三倍。

研究發現成年心理變態者40歲後犯罪活動大幅下降,非暴力類的犯罪下降程度明顯大於暴力類。但他們的本性其實沒有改變,可能的原因包括他們「累」了、變成熟、想降低被抓風險,或有其他可以對抗司法制度的辦法、改變自身對世界看法等。但仍有許多人到晚年持續不變。

●白領犯罪
他們利用知識、魅力與人脈,不僅騙企業機構、周邊親友,也試圖騙司法機關,他們往往可以逃脫刑罰,或是刑度較輕。例如有位金融犯罪者向銀行詐騙貸款,再用借來的錢還貸款,藉此累積更高信用。事實上他從大學時代就侵吞兄弟會公款,兄弟會怕丟臉沒說,收了他父親的支票了事,很多後來任職的公司也沒張揚,他也騙弟媳簽文件,欠下大筆貸款。

他們往往因為本身職業身份就是有種專業人士,例如醫師、律師、教師、金融行員、牧師、理財顧問、心理學家等,人們預設就是會較輕易相信他們,卻無法輕信電話行銷員或。 選擇的是容易假冒的行業,例如有證書,但一般人不易查證。以醫師、牧師、幼保人員等身份專挑毫無抵抗能力的幼少。

他們如果被揭發,被欺騙者不在少數的往往會挺身而出支持他們。被欺騙者不願面對事實,且美國文化嘲笑蠢蛋。不過作者承認自己也被騙過一次,是一個研討會的主辦人,騙走了出席者的演講費用,他當時完全沒看出來。

但也有不少心理病態者從沒進過監獄或矯治機關。他們看起來成就不錯,可能是律師、醫生、 精神科醫師、學者、僱傭兵、警察、邪教教主、軍事人員、商人、作家、藝術家、演藝人員等等,,從來不違法,至少沒被抓到。

他們讓其他人覺得他們是好人,以至於被害人往往被其他人認為是自己有錯,是否做了什麼才讓心理變態者做出不是好人做的事。

一個案例是在企業裡展現心理變態者種種狡詐欺瞞行為,與直屬主管衝突,事情都已讓高層知情,且有明確的欺騙證據,但此人不但沒有被開除,仍被高層晉升,都因為其表現出來的魅力,讓高層把一切脫序行為,都解釋為一種才華,欺騙的事實則被忽略。

●尋找心理變態者的成因
腦科學認為一般來說左腦負責依照順序訊息分析、語言等,右腦負責同步處理大量資訊、空間辨識、圖像、情感、音樂欣賞等。掌管不同功能而非同時具備相同功能,可避免爭奪主導權與可增進效率,某些口吃或讀寫障礙正式是因為左右腦的語言中心都在爭奪主導權的結果。研究發現雙邊同時處理語言也是心理變態者的腦部運作狀況,代表他們講話矛盾、跳躍等的原因之一。

心理變態者與說故事高手都有誇張的肢體語言及故事情節,這使得他們同樣都能很吸引人,但前者的謊言往往藏在細節中,當人們容易被誇張的表演影響時,謊言就能過關,為人忽略。這是他們容易騙成功的原因。

或許心理變態者無法培養良知,難以感受內疚,罪惡感,無法了解自己行為對他人的影響,就此來說或許不是他們的責任。但作者認為,這難以做為刑事上免罪的理由,因為理智上他們仍然知道社會的規則,但決定不遵守。

心理變態者能夠精準找到一般人的情感弱點。他們最愛找孤單的人下手。P217 大多數人都有沒自信或有某種執念的時候,例如《沉默的羔羊》中,食人魔看出年輕探員得弱點是「害怕平庸」。

心理變態者能夠吸引許多人,原因之一可能是藉由他人犯罪行為滿足自己的幻想、帶來的快感,也有的是找到值得奮鬥的信念,例如廢死、拯救一個靈魂等。

不是只有犯下暴行、惡名昭彰的男性能吸引死忠追隨者,蘿倫西亞,斑比納(Lawrencia Bembenek)掀起的熱潮便足以說明這一點,媒體則稱她為「斑比」,她曾經是夜店兔女郎,也當過警察,因殺害丈夫住在密爾沃基的前妻被判刑,她坐牢時,有幾百人在格蘭飯店舞廳為她辦了好幾場生日派對。之後她越獄,有人舉辦慶祝活動,吸引了三百人到場,舉高看板,上面寫著:「跑、斑比,跑」,她逃到加拿大,很快被逮,美國要求引渡,之後便是無數次聽證會、延期開庭,大批民眾為她鳴不平,相信並廣為宣傳她的說法:她是被男性主導體制誣陷的無辜受害者。加拿大當局幾經斟酌,駁回了她尋求政治庇護的申請,將她遣返美國。
雖說她享有類似我主的地位,是許多雜誌、電視節目競相報導的對象,還催生了幾本支持她的書(有一本是她自己寫的),,密爾沃基司法當局依然認定她其實是冷血殺人犯,是狡猾的蛇蠍美人,無論是否無辜,從媒體報導不難發現她是「利用一已優勢」的最佳例子,同時可以看出社會盲目追逐華麗眩目表象的傾向。前一陣子她的判決被推翻,法庭下令再審,這次對她經以較輕的罪名,而她放棄答辯,於是判她已經服完的刑期,放她出獄,她後來成為極受歡迎的脫口秀節目常客。
斑比走紅速度還算慢的,不像艾咪·費雪(Amy Fisher)很快成為社會焦點,人稱「長島蘿莉塔」的她,因開槍射擊一個女人(該女的丈夫據說是費雪的男友)的頭都被定罪,一下子登上重大新聞,成為三部電視電影的主題,其中兩部還還在同一晚播映,參加我們某項研究計畫的一名專業罪犯不滿地表示:「她本來是個無名小卒,打算轟掉男友太太的頭還搞砸,如今變成明星了。

恪守傳統婦女角色者與心理變態者交往或結婚,會大吃苦頭,相反來說心理變態者就過得很爽,因為傳統婦女會認為自己不夠盡責、要努力就能挽回,同時也會因為對外形象而不會張揚。自尊心偏低、依賴心強、缺乏自我認同感的人,情況也類似。

●兒童心理變態
心理病態者的父母能做的不多,只能眼睜睜看著孩子踏上只求自我滿足的歪路,自以為無所不能、一切歸自己所有。他們不斷尋找能提供幫助的諮商師和治療師,但毫無用處。滿心期待的養兒育女之樂逐漸被不知所措的痛苦取代,他們只能反覆自問:「我們是哪一步走錯了?」

在早期學齡階段,某幾項特徵代表已偏離正常發展:
經常看似不經大腦的隨意撒謊
對他人的感受、期待或痛苦顯然漠不關心,或缺乏理解能力
違抗父母,老師和規定
老是惹事,對斥責或威脅無動於衷
常偷拿其他小孩或爸媽的小物品
長期霸凌他人,愛滋事、打架
長期逃學、在外遊蕩到很晚或蹺家
一再傷害或殺死動物
很早嘗試性行為
破壞公物或縱火

若想要採取干預的方式試圖改變,必須在幼年時期就介入,一但到了青少年時期,機會渺茫。問題在於,很多相關人士不認為這些還同是心理變態,只是一般行為偏差。當然,也不能隨意給人貼標籤,否則也會產生自我實現的預言。

●成因
先天因素:人格與遺傳有關,也可能因為某些腦部損傷導致心理變態,是某些兒童就有心理變態的原因。社會生物學家認為,心理變態是一種繁殖策略,為了繁衍後代的生物基本原始本能,有的是好好生好好養,但是也可以拚命生,多生就能多活。像他們拚命上別人,盡快拋棄對方,且不管生出來得孩子,很符合。只是這些都是推論、傳聞證據,難以用科學驗證。另一種說法是他們得腦部發育較慢,以至於一些表現與需求與兒童類似。但作者認為,腦波實驗呈現的結果,也可以有其他解釋,且這些孩童看起來就是跟一般同齡孩童不同。至於有些假說認為是其前額葉負責行為控制部分受損或功能不量有關,這有可能。

後天因素:早期心理創傷或不愉快的成長經驗如貧困、家暴、父母不接納、教養方式不一等造成,但相關研究作者認為不夠。作者不反對這些人生經驗造就偏差,但應不致使其心理變態。P249 依附理論可以解釋許多類似現象,但這理論的實證證據大部分來自個人早年經驗回顧,稱不上可信科學數據。

作者傾向認為是上述兩大原因交互作用的結果。胎兒或新生兒在發育過程中,受到不明生理因素影響,導致內在控制與良知,及與他人情感聯繫能力大幅下降。P252 →作者未明確說是否跟遺傳有關。

但後天的教養與社會互動有可能改變心理變態者的行為模式,例如在穩定環境中成長,較可能成為白領犯罪或騙子、不正派的企業家、政客。

實驗室研究認為他們有強大的心理防衛機制,足以壓制焦慮與恐懼,其抗壓性可能有生理基礎。他們不因焦慮而行動,也不會察覺到危險逼近。至少犯下15件殺人、分屍、食人肉案子的jeffery dahmer,有次一名全身赤裸、流血少年逃出,警察盤問,他很冷靜地說對方已成年,只是情侶吵架,警察相信他。警察一走少年就被殺。

●解決方案?
心理治療的基本假設是,病患自身認知到自己需要外界幫助,病患與治療師需要合作。心理變態者不認為需要協助,故難以找到方法。就算接受治療,因為他們心理並不脆弱,外界很難撼動他們。他們也往往有家人或朋友保護,不必承擔後果;一旦開始治療,也是虛應故事,沒用。治療計劃可能給他們更多藉口,或是學會新招數。

一般心理治療之所以可能讓他們更壞,是因為過程中他們往往試圖主導,學會了控制、欺騙或利用他人的更多技巧,同時也能找到許多藉口解釋自己的行為。此外監獄裡的進修推廣計畫也給他們更多心理學、社會學、犯罪學等學習機會。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兩個大男人吃年夜飯,低頭吃飯,抬頭看電視,毫無對話,直到…

25個學校的合唱團合作錄製這三百首童軍歌曲,錄音成果聽起來差異不大,水準一致。

其實日本人滿害怕孟子的,據說以前船上只要有孟子這本書,一定會在半途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