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食症患者因為大腦傳遞訊息的功能出了狀況,明明吃飽了,有些腦部區域仍繼續找食物吃。
一般人在資訊量過大時,大腦會下指令,對週遭的人事物視而不見。但自閉症患者可能是這項功能出了問題,以致於他無法分辨那些資訊重要那些不重要,為了防範資訊超載,引發大腦壓力,他自動就避免視線或目光與他人接觸。
https://youtu.be/XqPyRmA30CM?si=Z6kAG2nA_obn2mkT
#周詳 #新書快報 #人類情感的億萬投射 #大家出版 #說書人呂維振
歡迎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看法或者你閱讀這本書的心得。
如果您支持我繼續推介好書,歡迎您請我喝杯茶:
https://core.newebpay.com/EPG/MS1742899534/ivgdRA」
新書快報 youtube 播放清單
https://tinyurl.com/y6zxw2gr
新書快報 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joushauhua/
新書快報 部落格
https://dailyreadingexpress.blogspot.com
https://vocus.cc/tags/新書快報
#KarlDeisseroth #精神科醫師 #神經生物學家 #神經工程師 #Projections #AStoryofHumanEmotions #光遺傳學 #神祕無影無形的情緒是如何源自於最微小的神經元活動而特定神經元的活化和不活化又如何與哪些精神疾病高度相關 #大腦中的情緒反應定義了我們是怎樣的人對生命品質個人特質的影響之深甚至超越大腦的認知功能 #因為情緒的機制我們得以感受到生存的無上喜悅但也嘗到令人痛不欲生的失落悲痛 #人類情緒產生的迴路以億萬計然而究其根柢就是神經元之間的化學和電反應 #主觀感受的意義在過往可能被視為哲學問題但實際上卻不折不扣是個生物問題更是演化問題 #洪世民
本集訪綱:
●頭顱裡一片漆黑,怎樣看到神經元的運作?有哪些尖端科技?
●這種光照大腦組織如何了解神經元與情緒的關聯?例如海馬迴與記憶有關聯,光遺傳學跟認知神經科學有甚麼類似與不同之處?
●心情不好,可以科學測量嗎?
●這本書有七個病例故事,每個病例故事都有光遺傳學的判斷以及病情奇特之處。例如哭不出來的重度憂鬱症!發生甚麼事?
●作者卡爾‧迪賽羅斯本身有好幾種身分:精神科醫師、神經生物學家,也是神經工程師和科普作家。有個例子,他敘述重度憂鬱症這個病例故事,同時也講到自己的家人生病、自己的憤怒感覺,他為什麼憤怒?
●自閉症很常見,為什麼作者會從避免視線接觸這個角度來分析?
●光是接聽電話、不用看到對方表情,就能知道對方的情緒?作者怎樣練就這種能力?
●很多情緒症狀,就在我們身邊、或在自己的身上,例如厭食症與暴食症,從光遺傳學來拆解,可以看到甚麼有趣的新角度詮釋?
●有一篇〈割膚之痛〉,介紹一位邊緣型人格障礙,就因為女友跟他分手,他恨人類,幻想著吃人、在公車上把衣服脫個精光,只為了重溫女友跟他表達情意當下的溫暖陽光,這種不見得真的想要傷人的情緒,背後有哪些可以拆解的因素?
●這本書的案例,作者在光遺傳學查出病患情緒困擾與大腦神經的關聯後,有提出具體的治療方式嗎?可以改善嗎?有沒有一般人也能拿出來應用的部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