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我們活的世界如此匱乏,我們還是想遨遊到戲劇和音樂的精神世界裡。

末日前的先進國家資源非常充足,即使今天起不再生產商品,地球上百分之一的倖存者仍不虞匱乏。末日後的一二十年,仍可在某些空屋里搜括到屋主留下的生活用品和物資,足可繼續使用一段時間。
https://youtu.be/X3o_yGpVVLA?si=-zwbCt43Fhd99eXM
#周詳 #新書快報 #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 #臉譜出版

歡迎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看法或者你閱讀這本書的心得。
如果您支持我繼續推介好書,歡迎您請我喝杯茶:
https://core.newebpay.com/EPG/MS1742899534/ivgdRA」

新書快報 youtube 播放清單
https://tinyurl.com/y6zxw2gr
新書快報 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joushauhua/
新書快報 部落格
https://dailyreadingexpress.blogspot.com
https://vocus.cc/tags/新書快報

#EmilyStJohnMandel #StationEleven #十週年紀念版 #特別收錄全新附錄短篇 #限量世界消失中書封 #再也沒有別的故事能讓你讀到如此溫柔的世界末日 #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你會為了什麼而活下去 #他們的堅強與脆弱夢想與缺憾在意想不到之處互相交錯依存 #吳品儒 #廖培穎

本集訪綱:
●成千上萬本小說都以末日為主題,這本小說的末日是怎麼到來的?
●新冠疫情禁止出門、處處管制,大家記憶猶新。這本小說《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中的喬治亞流感,更快、更致命,幾組不同的主角、看到的末日景象是甚麼樣子?
●其實這本小說人物很多,千絲萬縷糾纏在一起。有沒有比較大的主線?
●末日小說如何描寫倖存者的生活?新書快報以前介紹過《世界就是這樣結束的》,只剩下南半球的人拉著馬車茍延殘喘,還要面對北半球的致命輻射擴散。這本《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之所以經典是因為?
●蘋果咬一口才發現有蟲最可怕,文明崩壞前保有記憶也很可怕,小說用甚麼方式讓讀者感受這種可怕?
●小說中有一個神祕的文明博物館,收藏文明崩毀前的一切,這座博物館如何在喬治亞流感後成立的?
●文明崩毀,幸好還有行者交響樂團、想堅持帶來一點音樂與莎士比亞戲劇,他們面對各地治安敗壞早有準備,但是邪教比單純搶奪更難應付,發生甚麼事?
●為何出版社用「溫柔」來形容這本小說的末日?
●這本小說造成甚麼影響?
●十週年紀念版,收錄了一篇全新短篇,能先透露一點劇情或精彩場景嗎?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要不要減糖、控糖?目前有兩派不同的觀點,你選擇相信那一個?

今天的峨嵋停車場曾經是兒童電影院,50歲以上的人都未必知道喔。

先看疾病死亡率,再看施打後的死亡人數,即必要性與安全性,就能決定是否要打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