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走路10到16公里,連第一型糖尿病患打胰島素的需求都可以降得很低。

也許等你的孫子出生時,你已經快六、七十歲了,如果到那個年紀你還想抱得起孫子,你現在就得抱得起比孫子還要重的東西,你必須提前做好準備。
https://youtu.be/z5Q2R1plZVc?si=7xu77lVkG9u4kFsX
#周詳 #新書快報 #超預期壽命 #天下雜誌 #說書人呂維振

🔔如果您支持我繼續推介好書,歡迎您請我喝杯茶:
https://core.newebpay.com/EPG/MS17428...

新書快報 youtube 播放清單
https://tinyurl.com/y6zxw2gr
新書快報 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joushauhua/
新書快報 部落格
https://dailyreadingexpress.blogspot.com
https://vocus.cc/tags/新書快報

#PeterAttia #BillGifford #Outlive #TheScienceandArtoflongevity #如何有效預防延緩逆轉慢性病及衰老長壽的科學與藝術重塑你的每一天 #遠離疾病避免衰老延長健康壽命的新生活指南 #把複雜難懂的醫學知識轉化為每天可以做的健康行動 #讓人生為之一變的新經典 #超預期壽命I提供健康長壽的全新觀點 #有效預防延緩逆轉失智癌症糖尿病心臟病和衰老 #超預期壽命II提供健康長壽的實踐指南 #從運動飲食睡眠情緒健康到用藥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挑戰傳統醫學思維揭示預防慢性疾病和延長健康壽命的新方法 #兩冊不分售 #慢性病不是從中年開始而是早在20多歲30多歲甚至十幾歲的時候就開始了#達到標準值並不等於最佳狀態更無法確保你可以遠離疾病 #讓你比你的基因更健康長壽 #健康的可塑性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強韌 #黃靜雅
  
本集訪綱:
●這本書有兩個作者,一個是記者,另一個想必才是重點人物,彼得‧阿提亞,是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畢業的前醫師,為什麼後來不做醫師了、跑去當金融風險顧問?
●作者橫跨金融與醫學、兩種截然不同的領域,他用風險概念檢視醫學,很創新,有甚麼洞見?
●醫學1.0 & 2.0 & 3.0差別是什麼?作者不是金融風險顧問?還有涉略醫學嗎?
●他認為的醫學3.0,應該要包含哪些?
●這本書有一個章節從反面的角度,介紹長壽的干擾因素,卻講到《新約聖經》當中《啟示錄》第6章的《四騎士》,甚麼是《四騎士》?
●運動、睡眠、營養,老生常談,有沒有甚麼比較新或有趣的觀點?
●這本書讓我突然反省現代人對長壽的概念其實很模糊,100歲還活著?怎樣的身心狀況才是理想的長壽狀態?
●那平常可以做哪些運動來鍛鍊身體?
●有關長壽的第二個秘訣「營養」,書裡有啥有趣的發現?
●書中還提到一個個案,有個先天糖尿病患,用運動來降低施打胰島素的需求,光靠運動就可以終結糖尿病了嗎?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要不要減糖、控糖?目前有兩派不同的觀點,你選擇相信那一個?

今天的峨嵋停車場曾經是兒童電影院,50歲以上的人都未必知道喔。

先看疾病死亡率,再看施打後的死亡人數,即必要性與安全性,就能決定是否要打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