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法國有黑色旅遊文化,晚上有些遊客會故意留在墓園過夜或開趴

有個晚上,他穿上不會發聲的鞋子,小心翼翼地行走,時機一到立刻拍下珍貴的照片,上傳IG後居然爆紅,巴黎人報把它放在頭版,還有節目採訪他。他一定很慌,心想,這不過是一張狐狸的照片,為什麼這麼轟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aywiIpapsY #周詳 #新書快報 #巴黎墓園的祕密生活 #積木文化 歡迎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看法或者你閱讀這本書的心得 新書快報 youtube 播放清單 https://tinyurl.com/y6zxw2gr 新書快報 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joushauhua/ 新書快報 部落格 https://dailyreadingexpress.blogspot.com https://vocus.cc/tags/新書快報 #BenoîtGallot #LaVieSecrèted’unCimetière #為逝者按讚 #網路爆紅生命守門人帶你體驗法國拉雪茲神父公墓多樣迷人的生態在自然景致與逝者銘言間體悟生命美好 #改變你我看待墳墓與死亡的眼光 #郭羽漫 #謝珮琪 本集訪綱: ●「喪葬界的迪士尼」在哪裡?裡面有甚麼好玩的? ●作者文筆優美又幽默,是因為法國人嗎?他說拉雪茲神父公墓的黑色旅遊太紅了,每到傍晚要關門還得想盡辦法趕遊客,怎麼趕?有那些趣事? ●這個作者因為在墓園當公務員主管,拍了一張小狐狸的照片放上IG,爆紅,他還有哪些特殊之處? ●作者文筆有多幽默又多優美?我很喜歡他提到他的殯葬家族、在小鎮中,成為八卦謠言以及情感聯繫的交換中心。幽默優美,你會選他的哪一段? ●小狐狸眼睛很天真,在草叢中的照片,真可愛,難怪IG爆紅。我還喜歡他的另一張照片,烏鴉把頭鑽進好像飲水機的洞裏面,只剩下身體在外面,顯然作者拍照是有想法的,你喜歡哪些照片? ●墓園總是有各種奇聞軼事跟傳說,由墓園的公務員主管來說,會有甚麼不一樣?他說很多人來問他手上是不是有愛爾蘭知名作家王爾德的睪丸!怎麼回事? ●華人要求財富、求子,都會跑到廟裡求神,法國人竟然會跑到公墓去求!有甚麼有名的傳說?真有其事? ●很難想像法國公務員主管管墳墓還能經營IG爆紅,他的IG叫甚麼?為什麼會這麼紅? ●每一章節,除了有趣的標題與文字,都會看到一個墓園裡常見的象徵符號,例如一顆松果,這本書最後附了一張象徵符號詞彙表,我

台南的甜品是豪華版的點心,嘉義則是小家碧玉,很家常。

  出了嘉義就不吃雞肉飯,而著名的雞肉飯在嘉義可以24小時不間斷地品嚐。朋友到嘉義來玩,我都會問:「你要吃早上的、中午的,還是下午茶場?或者晚上的、宵夜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uXVbU3gWYk #周詳 #新書快報 #島內移民 #大塊文化出版 #孫育晴 歡迎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看法或者你閱讀這本書的心得 新書快報 youtube 播放清單 https://tinyurl.com/y6zxw2gr 新書快報 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joushauhua/ 新書快報 部落格 https://dailyreadingexpress.blogspot.com https://vocus.cc/tags/新書快報 #嘉義異鄉人 #移住嘉義美味新人生 #用八年八千多頓飯的交陪開啟把嘉義變家鄉的美味新人生故事  #Rabbit44 本集訪綱: ●這本書的嘉義美食非常多,也有您的移民心路歷程。如何講美食又能有別於一般的旅遊書或網紅影片? ●這些有趣的美食主題看得出您企劃行銷功力。您的背景? ●「出了嘉義就不吃雞肉飯」,但是我看你介紹的嘉義雞肉飯還是有雞絲雞片、油蔥酥、醬油膏比例的差別,而且各有支持者,恐怕隨便推薦一家都會引來支持反對的爭議,不如說說外地人比較沒注意到的魯熟肉,看照片好像自助餐喔,有多少種菜色與變化? ●您提到嘉義美食有「三涼」,哪三涼?怎麼找到的?如何培養出這種觀察力? ●島內移民如何克服不適應,除了找美食,你也提到祈求神明幫忙找租屋、還有不會騎車的困境?後來怎麼解決的? ●您的嘉義美食、遊記,文字與照片都相當豐富,好像缺了一張地圖,例如圓環與噴水池還有二通中正路,是不是應該有些建議路線? ●跨界整合溝通行銷是您的專長,這本書有很多地方創生、上山下海創業的人事物故事。身為嘉義新移民,你會推薦哪幾家店? ●我還是很想離開台北又很怕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活不下去,你到底怎樣克服的? ●慕名已久,我一定要去東石蚵仔吃到飽,但是是有季節限定的吧?還有哪些季節限定的美味?

無法還錢而活不下去的日本人,他們的債務換算成台幣大致是100多萬元。

  喝酒喝到意外死亡,也許算是好死。當事人生前參加聚餐之類的,當然很開心,等醉到一蹋糊塗時,根本沒有時間想痛苦不痛苦的問題,就死亡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WQ7xEMjl4c #周詳 #新書快報 #不平等的屍體 #寶瓶文化 #說書人呂維振 歡迎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看法或者你閱讀這本書的心得 新書快報 youtube 播放清單 https://tinyurl.com/y6zxw2gr 新書快報 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joushauhua/ 新書快報 部落格 https://dailyreadingexpress.blogspot.com https://vocus.cc/tags/新書快報 #西尾元#日本資深法醫 #死体格差 #解剖台の上の声なき声より #解剖台上資深法醫的社會階級觀察 #生前不平等死後也有階級差異 #無法以病死一言蔽之的遺體訴說著殘酷的階級問題 #馬佳瑤 本集訪綱: ●作者是日本的法醫,他看到那麼多屍體,死因真得能看出貧富差距嗎? ●法醫檢查死者的內臟,發現被藥丸塑膠包裝給割破,判定大概是失智症患者的悲劇,怎會沒人照顧幫忙餵藥?這是長照資源不足的悲劇嗎? ●窮人以債養債,欠到多少債會想不開?這位法醫竟然給出了答案!多少錢? ●常常聽到弱勢的無知少女在廁所產下嬰兒,包塑膠袋丟垃圾桶這種事,法醫怎樣看待這些嬰兒屍體? ●法醫有很多判斷屍體的技巧,例如肢體變僵硬又變軟的時間點、屍斑的數量,還有屍體體溫變化,其他法醫寫的書可能都有,但這本書提到一個我覺得可以算是法醫數學的題目,前提是死亡後每一小時、體溫降一度,發現時室內溫度22度、屍體溫度23度,求解發生甚麼事? ●作者特別提到跟社會情境有關的一種死法,「頸部壓迫」,有何特別之處? ●掐脖子、勒喉、上吊,不管他殺自殺,總是增加了一點悲劇色彩,也讓我聯想到東野圭吾的社會寫實派推理小說「嫌疑犯X的獻身」,那有沒有比較讓人不那麼悲哀的、窮人的死法? ●除了貧富差距、長照資源的不公平,還有哪些不公平? ●法醫面對不知死因的屍體,可以算是特種行業嗎?誰來保障法醫的職業風險? ●法醫寫的書,當然有提到屍體變成白骨、木乃伊化、屍蠟,僵屍倒過來變成屍僵、還有屍斑,有那些讓常常看法醫影集的維振也覺得很特別的冷知識? 說書人筆記摘錄: 日本

餐廳評論專欄作家平均一年吃四百頓中餐或晚餐,天價的飯錢由誰支付呢?

紐時的編輯壓力很大,報社有一千多名記者,每週產出上百萬字,編輯每天須處理24萬字,週日的報紙頁數比較多,文字量約是三倍左右,非常嚇人。不僅如此,編輯還得確認每則稿件的正確性,並決定以什麼樣的語氣和措辭表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L6_snHDfrE #周詳 #新書快報 #紐約時報 #足智文化 #說書人駱英豐 歡迎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看法或者你閱讀這本書的心得 新書快報 youtube 播放清單 https://tinyurl.com/y6zxw2gr 新書快報 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joushauhua/ 新書快報 部落格 https://dailyreadingexpress.blogspot.com https://vocus.cc/tags/新書快報 #EdwinDiamond #BehindtheTimes #InsidetheNewNewYorkTime #既是感性的讀物也是知性的媒介 #所有見報的新聞都是適合刊登的 #林添貴 本集訪綱: *從「慾望城市」談到紐約人的開明、聰明、自豪。 *紐約時報餐廳評論,主筆一年要花公帑吃四百頓飯。負面評論惹惱主廚被拒絕服務。 *紐約時報周日書評是出版社競逐焦點,挑書寫評論刊登過程有許多八卦。嚴苛評論員對新書作者不公平。主編不喜歡書或書評,故意延後刊登,最後就無法登上版面。 *紐約時報編輯每一週面對的上游文字量數百萬字,壓力比書籍、雜誌編輯大得多。 *紐約時報也有不開明、保守的內規。女性稱呼,Ms這個字,因為周間、周日、社論三位主編意見不同,延宕多年才採用,遠比其他報社來的晚。 *為何需要留意紐約時報以及這本三十多年前出版的書?網路數位時代,報紙新聞的名聲與質變。仍有需要為全世界留存紀錄?     說書人筆記摘錄: 書中記載的事件, 最少都是三十年以前的往事。更何況這家遠在半個地球外的英文報社, 有什麼 值得我們去關心。其實, 作者所描述的紐約時報,已經是歷史了。今天的紐時的定位和營業手段, 已經有很大的改變。 擔任過資深助理超過43年的Bill Borders 曾經說過, 「紐時曾經有過一段時間覺得有義務, 要去報導 一些我們自己都覺得不會有太多人看的新聞,以便為世界留下紀錄。那段時間已經過去了。」 紐時的總編輯 John Gedde

紐約時報創刊可溯源至1851年,約是太平天國與清軍對抗的時期。

1904年紐約時報蓋了新的大樓,啟用典禮當天,他們把當時在紐約發行的14份報紙裝入一個銅盒,再把銅盒鑲嵌進大樓的基石。一甲子以後的1964年,他們取出銅盒,發現其中有十家報紙已經不再發行,剩下的三份,一份變成賽馬迷專業報,一份改成小型畫報,仍然用原來的報名與報型報導新聞的,就只剩紐約時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WSnujNK7Ic #周詳 #新書快報 #紐約時報 #足智文化 #說書人駱英豐 歡迎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看法或者你閱讀這本書的心得 新書快報 youtube 播放清單 https://tinyurl.com/y6zxw2gr 新書快報 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joushauhua/ 新書快報 部落格 https://dailyreadingexpress.blogspot.com https://vocus.cc/tags/新書快報 #EdwinDiamond #BehindtheTimes #InsidetheNewNewYorkTime #既是感性的讀物也是知性的媒介 #所有見報的新聞都是適合刊登的 #林添貴 本集訪綱: *幾公斤重、厚達好幾公分的紐約時報周日版。說書人留美期間個人經驗。 *說書人對本書中文版翻譯的己見,書名應該要用「新紐約時報」為文眼。但是,本書中文翻譯譯筆非常流暢,讀起來很過癮。 *紐約時報前身,1851年曾經透過在上海的特派員,報導過太平天國與清朝的戰爭。 *本書為傳播史之特定媒體史,列出各年代大事記,但是本書原文在30多年前出版,中文版遲至2022年才出版,編輯刻意加了一兩件新聞事件,說書人認為中文版編輯後至不夠仔細。 *紐約時報歷史花絮,新聞大樓啟用石有銅盒類似時光膠囊,把當年十多家不同報紙置入,鑲嵌進奠基石當中,多年後大樓售出,取出銅盒,除了紐約時報,大部分報紙都已經消失,還有一家還在,但是變成了賽馬報。

百香果英文中的passion,有人譯為熱情,其實應該是耶穌受難的意思,因此又名受難果。

柴山是高雄的寶庫,非常豐富。就像海賊王說的,所有的寶藏存在那裡了,你若要的話,就進來挖寶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opC6od74HI #周詳 #新書快報 #柴山漫遊 #暖暖書屋出版 #沈政璋 歡迎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看法或者你閱讀這本書的心得 新書快報 youtube 播放清單 https://tinyurl.com/y6zxw2gr 新書快報 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joushauhua/ 新書快報 部落格 https://dailyreadingexpress.blogspot.com https://vocus.cc/tags/新書快報 #眼科醫師 #醫生作家 #文史工作者 #自然生態觀察者 #高雄三部曲 #鹽埕漫遊 #愛河漫遊 #高雄市民的後花園 #高雄的肺 本集訪綱: ●這本書有很多您拍的照片,為什麼會放一張渾身濕透,白色棉T變成透明、緊貼著小肚子的照片? ●有一張圖片是西瓜皮也是地圖,這是甚麼圖? ●路線當中有一張照片引起我注意,「耶穌光」耶!這是甚麼?還有甚麼外地人會很感興趣的柴山景點? ●這本書有一半以上都在介紹柴山的動植物。其中有一個姑婆芋,我小時候不小心碰到姑婆芋花,當場就想起謠傳這種植物有劇毒,想著自己要死了,害怕得哭了出來。沈醫師不但不怕,還專門到柴山去找臭臭的魔芋,甚至專門闢了一章?魔芋在柴山有這麼重要嗎? ●柴山有榕樹、龍眼樹,百香果,您都能找到有趣的典故,例如百香果的英文passion並不是熱情的意思,那是甚麼意思? ●您的文字讀起來感覺好像是台語講得很溜,但偏偏您又喜歡加一些古詩詞、現代流行歌詞,甚至連動漫「海賊王」的開場白都出來啦!要不要表演一段?引用了那些詩詞?為什麼會用? ●柴山的動物,您好像特別喜歡山羌,有甚麼迷人之處? ●柴山的昆蟲很多,但我特別注意到您對蜘蛛非常了解,尤其是「蛛絲馬跡」這個成語,您的解釋真是讓我大開眼界,為什麼蜘蛛跟馬扯在一起? ●遊客在柴山迷路的新聞很常見,怎樣自救?您提到一種App工具「山林日誌」,就不怕迷路!怎麼用?

很多新聞過去就過去了,可是報導文學幫這個時代留下更深沈的人類心靈史的記憶。

台灣農村有許多青年很茫然,他們聚集在廟宇吸毒,年輕的記者目睹晚上荒涼的廟宇掉了一地的針頭,他把場景寫下來,讓讀者進入那種情境,因而明白事情的嚴重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3B9LvuvmAE #周詳 #新書快報 #我們如何記憶這時代 #南方家園出版 #楊渡 歡迎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看法或者你閱讀這本書的心得 新書快報 youtube 播放清單 https://tinyurl.com/y6zxw2gr 新書快報 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joushauhua/ 新書快報 部落格 https://dailyreadingexpress.blogspot.com https://vocus.cc/tags/新書快報 #報導文學十三講 #索報導文學的身世 #報導文學寫作法 #人應該怎樣活著才算是真正的活過 #是時代的見證也是個人生命史的見證 #人生無處不採訪 #全神走進人間底限走過至暗時刻 #報導文學既有當代性更有未來性 本集訪綱: ●這本書可以當報導文學教科書,但每個例子都太精采,好像在讀小說,震撼人心、發人深省。有個原住民悶死一個小孩被判死刑槍決,卻不願意打麻醉藥,為什麼?這篇報導文學是誰寫的?為什麼你覺得「觀點」很重要? ●湯英伸的故事,我是在音樂人「邱晨」的「特富野」專輯當中聽到的,很感動。也讓我想到現代的各種手機短影音、表現形式,還有就是貪圖快速地讀者以及不用負責任的網紅現象。報導文學還有存在價值嗎?能與現代傳媒科技結合嗎? ●不知道聽眾是否還記得尹清楓命案?您在提到報導文學的「藝術性」的時候,介紹了「一個海難者倖存的故事」,為什麼報導軍人落海倖存,最後會變成軍隊風暴、動搖國本? ●老師把報導文學的原理、定義、形式、內容、精神、寫作手法,都做了完整介紹,留給讀者自己去看。其中您特別強調要有真實事件採訪、人性以及非個人而是全面性的描寫。真實是所有新聞的基礎,為什麼報導文學還需要特別強調?您在擔任報導文學評審的時候看到那些現象?為什麼想寫這本書? ●您是文學家,也是一位優秀且資歷很深的新聞前輩,在這本書中,您自己的報導文學作品,包括日記體的高雄拆船廠抗爭事件、著重原住民被歧視處境的礦坑裡的黑靈魂,都非常精彩。這些作品如何呈現報導文學該有的人性? ●您還有一篇,描寫當年立委朱高正,同時用嘴